金沙僧:开基元祖金沙僧;正德年间人,因为他在宜兴东南四十里金沙寺修行,所以尊称金沙僧。 他为人闲静有致,曾与陶工相处而习得一手陶艺,当时可能茶叶正改为壶泡,遂筑为胎规而圆之,再刳使中空,并出口、柄、盖的,然后拿去陶穴烧成,为人使用。据传金沙僧喜用紫砂泥壶,自然会有相当多的指纹留于壶上,此为鉴赏金沙僧壶的重要根据。但由于其作品并不署款,自无从认定有何传器流之于世。至于也有人附会四大名壶的「无名壶」即为金沙僧所筑,是否真实,则尚待察考。 龚供春:明代四川参政吴颐山的家僮,随侍主人到金沙寺读书,因仿得老僧手艺,也习得一套本领,仍采筑方法,指纹也隐现其上,作品款式不一,栗色闇闇,如古金铁,据传用来盛茶,不失原味,故名公巨卿高人墨士无不索寻供春壶见图,传世作品有失盖的树瘿壶等。 时朋(时鹏) 李茂林 时大彬(号少山) 李仲芳 徐友泉 欧正春:万历时人,师从时大彬,所制壶大多是花卉果物,做工精研。 邵文金:万历时人,师从时大彬,仿汉方壶独绝,有双环耳瓶传世。 陈信卿:万历时人,仿时大彬及李仲芳,作品有开光方壶等。 陈子畦:崇祯年间人,以仿徐友泉最佳,有贴玉篮树段壶、南瓜壶,并有水洗、水滴、残荷湖蟹、瑞兽等传世。 陈鸣远:(号鹤峰、鹤屯、壶隐、石霞山人等)活跃于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初的陈鸣远,是继时大彬后最伟大的宜兴陶人,乃陈子畦之子。 陈子畦: 崇祯年间人,以仿徐友泉最佳,有贴玉篮树段壶、南瓜壶,并有水洗、水滴、残荷湖蟹、瑞兽等传世。 陈用卿: 天启崇祯间人,俗名陈三呆子。制工细致丰美。有弦纹金钱如意壶。陈仲美 明季时MAO 源人,好配壶土,造诸远、塑大士像,无所不精;有束竹柴圆壶传世。 |
陈鸿寿:(字子恭,号曼生)1768-1822,原籍浙江钱塘。擅长砂壶设计,书画,是著名的“西冷八家”之一。嘉庆六年(1801年)任何淮安同知。诗、文、书、画、皆以资胜。为溧阳知县时,公余时辨别砂质,创制砂壶新样,设计壶样十八式,请制陶名工杨彭年、杨凤年兄妹,邵二泉等制造,然后由陈曼生及其幕客江听香,高爽泉,郭频迦、查梅史等铭刻书画装饰,世称“曼生壶”。造型有石铫横云、井栏、合欢、却月、半瓦、方山、瓜形、覆斗等式。陈曼生,酷嗜摩崖碑拓,所刻铭文篆、隶、行皆有,篆刻追踪秦汉。曼生壶底部常用“阿曼陀室”、“桑连理馆”印记,且有“彭年”二字小章,现有《瓦当壶》藏于上海博物馆。 陈仲美:明末人,好配壶土,造诸远、塑大士像,无所不精;有束竹柴圆壶传世。 陈汉文:清雍正-乾隆年间制陶名艺人。 承云从:天启崇祯间人,有桂花四瓣壶。 徐次京:天启崇祯间人,传世品中独不见壶,但有三足龟水滴及葫芦瓜。 惠孟臣:天启崇祯间,荆溪人,所制大壶浑朴,小壶精妙、后世仿制者甚多。落款以竹刀划款,盖内有‘永林’篆书,小印者为最精。有高身、梨形、鼓腹等小壶传世。 惠逸公:在本期年代末,也有名列「四大名壶」的「逸公壶」出现。 惠逸公活跃于18世纪,制壶成就及工巧一类与孟臣不相伯仲,两人均属小壶传统,故世称「二惠」,然孟臣制品浑朴精巧俱备,逸公则长于工巧,而浑朴稍逊。 袁郁龙:清康熙雍正年间制陶名艺人,有《素身扁壶》传世。 金士恒:清雍正-乾隆年间制陶名艺人。 许龙文:清雍正时制陶名艺人。 陈汉文:清雍正-乾隆年间制陶名艺人。 范章恩:字迪恩,清雍正-乾隆年间制陶名艺人 王友兰:清顺治-康熙年间制陶名艺人。 郑宁候:清康熙年间制陶名艺人。 华凤翔:清康熙至雍正年间人,善仿古,所制壶精雅而不失古朴风味,兼长紫砂炉均,所制仿汉方壶精美绝佳,多上均釉,巧妙而不纤,工而能朴,款识以方章[荆溪华凤翔制]落之 。 潘大和:清乾隆-嘉庆年间制陶名艺人。 范庄农家:有《果铭竹节壶》及《仿曼生紫泥大壶》传世。 味清老人:崇祯年间人,有松干笔筒。 壶痴:疑为明末清初人,有《加彩印包壶》传世。 元茂:有磨光《束腰孟臣小壶》、《捷普玉兰》、《素身大壶》传世。 许伯俊:有《直身提梁大方壶》传世。 继长:有《汉方壶》传世。 徐飞龙:有《汉方壶》传世。 汉珍:有《粉彩山水竹节壶》传世。 王南林:有《素身圆清壶》传世。 阳友兰:有《铭刻钟形环带壶》传世。 杨履乾:有《坭绘山水圆壶》传世。 萼圃:有《折腰孟臣壶》传世。 杨彭年:(字式泉,号大鹏)。清嘉庆年间制砂壶名艺人。以时大彬的手捏遗法,制紫砂壶,而不采用乾隆时的分段模子衔合法。嘉庆年间陈曼生作宰宜兴,创制新样,杨彭年为之制壶。彭年与多人合作,故所制之大壶多为双款,传世品很多。现有《钟式壶》藏于上海博物馆。 杨凤年:清嘉庆年间制壶名艺人,荆溪人,一说浙江桐乡人,杨彭年之妹。构思巧妙,浮雕精美,可与其兄媲美,是历来公认最有名望的制砂壶女艺人,传世作品较多,所制《风卷葵壶》造型典雅,制作工巧,用名贵的天青泥制成,紫檀色中微泛蓝,精美内含,温润如玉。《竹段壶》呈紫色,沉着稳重,壶体为毛竹段形,嘴、盖、把,均以竹枝、竹叶装饰,比例匀称,疏密合度,工艺精巧,为壶中佳品,现藏于宜兴陶瓷博物馆。 |
瞿应绍 字子治,号日壶、瞿甫、老治、陛春、自号茶公,嘉庆至道光年间人,尤好篆刻。 葛子厚 清嘉庆时制陶名艺人。有《梨形孟臣壶》传世。 杨宝年 葆年,字公寿。清嘉庆-道光年间制陶名艺人。 邵大赦 亦名赦大。清道光时制陶名艺人。 吴玉亭 字竹溪。清道光年间制陶名艺人。 邵景南 号留佩主人。清道光年间制陶名艺人。 |
申锡 字子胎,清道光-咸丰年间制陶名艺人。善用白泥,清代宜兴壶艺的后起之秀,壶底用款“茶熟香温者帝元”。曾和杨彭年,瞿子治合作创制作品。 蒋德林 字万泉。清道光-同治年间制陶名艺人。据光绪《宜兴县志》记载:德休“百艺极精,凡茗壶、花盆、杯盘及一切书案陈设器具,色色工致,为一时之冠”。 何心舟 清道光-同治年间制陶名艺人。 王东石 清道光-同治年间制陶名艺人。 师蠡阁 清同治-光绪年间人,有《刻花折腰扁壶》传世。 范鼎甫 清咸丰-同治年间制陶名艺人。 文旦 资料不祥 古莲子 资料不祥 矿成 资料不祥 邓奎 字符生,清道光前后人,瞿子冶的朋友,与紫砂艺人合作,自己设计监制紫砂壶,自撰铭文,或刻花、竹,壶底用印“符生邓奎监造”。 潘虔荣 字壶轩,清代雍正、乾隆、嘉庆、道光年间制壶艺人。 邵梭根 清代嘉庆、道光年间制壶艺人。 邵维新 清道光、同治制壶艺人。 史维高 清代乾隆、嘉庆年间制壶艺人。 杨季初 清代乾隆、嘉庆年间壶艺家。 朱坚 字石某(石梅),清代嘉庆、道光年间人。擅长金石书画,是略晚于陈鸿寿与杨彭年合作的文人。他的装饰书画格调高雅,金石韵味浓厚,刀法遒劲。 赵松亭 曾用名支泉,艺名东溪。宜兴蜀山川埠上袁村人,清末民初制壶艺人,实业家。 瞿子冶 清·道光、同治年间人 陈伯芳 暂无资料 朱石梅 暂无资料 邵行然 暂无资料 |